四川大学第十二届“卓越教学奖”、第十一届“姜维平优秀教学奖”和2025年“好未来青年教师优秀教学奖”网络投票
个人简介
  • 姓名:袁一民
    单位:艺术学院
    票数:146

袁一民老师

简介:

       袁一民,艺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扎根川大,从事影视艺术与社会文化领域的教学工作24年。担任影视与戏剧系系主任,积极参加课程建设与各类教学改革实践,努力倡导“多学科--贯通式”人才培养模式,并荣获多种教学奖项。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教育部和省级项目多项,发表高水平论文30余篇,荣获四川省教学成果一等奖,指导学生获“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红色专项国家级一等奖、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全国总决赛金奖。
光影育人的践行者
杨怡静
一、交叉视野:开拓影视社会美学新境界
       袁一民教授多年来深耕于影视艺术教育沃土,以学术创新滋养教学实践。他聚焦影视社会美学研究,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等重要课题,发表多篇高水平论文,从审美经验、社会发展等维度生动诠释影视艺术的社会功能,形成了众多前沿性学术成果。在人才培养过程中,他特别注重学术引领,指导学生将影视社会学前沿理论转化为实践能力,多次带领学生在全国少数民族地区进行田野调研并获取了丰富的一手考察资料,指导项目先后荣获“挑战杯”全国一等奖、“互联网+”全国金奖,实现了理论创新与人才培养的有机统一。
二、教泽广布:构建贯通式影视育人新范式
       作为影视与戏剧系主任,他率先推行“多学科-贯通式”人才培养模式。他主持“广播电视编导专业‘无边界’教学组织模式”等教改项目,打破传统学科壁垒,将影视人类学、社区影像、数字技术等跨学科内容融入课程体系。在《影像媒介与社会研究》等课程的教学过程中,他努力将课堂延伸至社会现场,带领学生深入社区开展田野调查,完成从文本创作到影视传播的多环节实践,这种“项目制+合作学习”的教学实践成为影视艺术前沿教学的示范案例。
光影致远:谱写影视服务时代新篇章
       “影视不仅是艺术,更是社会责任。”他终倡导“影视赋能社会”的教育理念,践行着“理论研究-社会实践-公益服务”三维联动的人才培养模式。他带领师生深入凉山彝区,用镜头记录脱贫攻坚的重要实践;指导学生开发VR数字观影平台,打造线上影像博物馆,让艺术突破时空界限。以光影为媒,他构建起影视教育与社会发展的动态连接,兼具学术深度与人文温度的教育追求,生动诠释了一位高校教师对时代命题的深刻回应。
版权所有 2015 四川大学教务处 咨询电话:85467708 咨询微信:scujwc
总浏览量 1806128人 参与人数 9066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