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大学第十二届“卓越教学奖”、第十一届“姜维平优秀教学奖”和2025年“好未来青年教师优秀教学奖”网络投票
个人简介
  • 姓名:曾海军
    单位:哲学系
    票数:82

曾海军老师

简介:

       曾海军,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哲学史学会理事,中华孔子学会理事。主要研究儒家哲学。曾担任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四川大学《中华文化(哲学篇)》教学团队负责人。四川省一流本科线上课程《诸子的生活世界》负责人。长期主讲通识课程《中华文化(哲学篇)》,出版以该课程讲义为基础的《诸子的生活世界》。主编教材《古代汉语》《中国传统文化通识》和《鸢飞鱼跃:〈四书〉经典导读》等。主编“切磋”系列论文集。
育人明理,乐此不彼
柯胜
       曾海军老师始终秉持“育人明理”的理念,热爱教书育人并乐此不疲,坚持以学生发展为中心,树德立人。他专注于中国哲学和中华传统文化的研究教学工作,在多年丰富的各级教学实践中,不断与时俱进,努力建设立足当今时代的新型中国哲学课程体系。
编撰阶梯教材,夯实教学基础
       为了给不同专业背景和水平的本科学生提供阶梯化的教材,曾海军老师相继编写了《中国传统文化通识》以及从打好古汉语的语言基础的《古代汉语》到深入浅出介绍儒家与诸子思想的《诸子的生活世界》,再到以四书学视角介绍先秦儒家哲学的《鸢飞鱼跃:〈四书〉经典导读》等的多本教材,并以此为基础建设坚实的本科中国哲学课程体系。
教改融合科技,构建课程体系
       曾海军老师积极参与各项教学改革活动,先后承担学校的本科教学改革项目,紧跟前沿科技的步伐,录制了多门线上本科慕课课程,还结合最新前沿科技的应用,将其融入到传统人文教学体系建设中。他运用网站、手机APP以及AI大模型助学、助教,组织建设AI知识图谱课程,为学校提供“人工智能+人文高等教育”典型应用场景案例。曾海军老师从事本科教学工作多年来,在教学改革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拓展课外教学,指导学术活动
       曾海军老师将教学活动和体系建设扩展到课堂教学之外,积极指导学术活动,先后开办面向本科同学的“切磋”基础班和“学国学”活动,吸引了来自不同专业的同学参加。他还安排在读研究生参与指导,每期选择一个中国哲学方面的主题供学生进行主讲和讨论,或是选取经典文本供学生进行研读和交流。这一活动大幅提升了同学们对中国哲学专业的兴趣,加强了不同专业的同学之间、本科生与研究生之间的互动交流,不少同学由此树立了深耕中国哲学研究的志向。
教学结合实践,传承面向未来
       曾海军老师不断探索新时代文科与社会实践的结合,使教学体系建设更好的发挥时代价值。他努力促成不同专业、不同高校同学之间的交流。为了鼓励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践之中,注重学问与生活的结合,曾海军老师还依托大学生社团“诚社”,面向社团成员策划和组织了“学国学 教国学”活动,包括组织相关老师、研究生为成员开办学国学课程,组织学员作为志愿者到地方中学参加国学教学实践活动。这一活动使得同学们懂得了读书明理的重要意义,激发了众多学子对四川大学的向往,成功吸引了多地有志于传统文化研究的学生的关注。不少同学立志弘扬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投身中国哲学和中国传统文化的事业。
版权所有 2015 四川大学教务处 咨询电话:85467708 咨询微信:scujwc
总浏览量 1806131人 参与人数 9067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