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简介
-
姓名:汤臣薇 单位:计算机学院 票数:258
汤臣薇老师
简介:
sp; 课程面向计算机学院三个国家一流专业400余名本科生开设,是专业核心课、AI前置课。课程获教育部精品、省一流课程,获华为智能基座支持。课程团队践行立德树人、教学能力突出、产学研特色突出,近五年授课1440学时,覆盖学生超2300人。负责人汤臣薇主持产教融合项目2项、指导学生获互联网+国赛金奖;朱敏获评四川省教学名师,主持省级教改5项;左劼研发在线教学系统,年服务超百万次;桑永胜参编优秀教材;冯文韬引导学生科研探索。铸魂强芯 系统赋能
刘辉
立德铸魂:锚定国家战略
课程团队以学生为中心,立足“建设具有中国特色、川大风格的世界一流大学”办学定位,以新工科和工程认证为指导,确立三大目标:价值塑造——让学生理解操作系统关键技术对国家安全重要意义,培养学生解决卡脖子难题能力,树立服务国家战略的信念;能力培养——培养学生批判思维与自主创新意识、系统设计与实践能力、挑战复杂问题能力;知识传授——从问题出发,让学生掌握操作系统基本原理、核心算法、实现策略,培养学生从原理到实践的系统思维。
体系重构:贯通产教融合
从宏观到微观,从原理到实践……课程团队建立了“从原理到产品、从课堂到业界、从认知到开发”的层次性课程体系,形成了产教融汇、科教融合的分阶段教学方法;自研教学训练系统,融合智能基座、虚拟教研室、国家一流课程MOOC,打造课内课外全方位、学校产业相融合的课程资源;以知识图谱为技术基底,构建了“能力-问题-知识-资源”四位一体的教学生态系统,通过智能化手段实现教学资源的系统化重构与创新升级。
多元评价:激发创新动能
课程团队构建全过程科学评价体系,涵盖常规内容与挑战性非标任务,激发学生探究动力,促进因材施教与教学相长。学生成绩由平时成绩和期末考试成绩构成。平时成绩覆盖课程全过程,包括检验基础知识的作业测试、问题导向的教学互动、鼓励团队合作的案例分享与小组展示、融合实践的代码检验、激励探索思考的课程论文、展现创新的专业竞赛等强调高阶挑战的任务。
标杆辐射:锻造金课范式
课程得到学生高度认可,评教结果长期优秀;选课学生近五年获学科竞赛国家级奖项百余项。课程通过了卓越工程师计划、教育部拔尖计划、工程教育认证等检验。围绕自主可控信息技术创新人才培养的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获优秀结题。团队多次在中国计算机教育大会策划主持分论坛,受邀在全国高校计算机系统能力提升高级研修班做主题报告,前往西藏大学、华为等多所兄弟高校和企业开展人才培养探索与交流,先进事迹被《中国妇女报》、CCTV13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