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大学第十二届“卓越教学奖”、第十一届“姜维平优秀教学奖”和2025年“好未来青年教师优秀教学奖”网络投票
个人简介
  • 姓名:数学学院高等数学教研室
    单位:数学学院
    票数:215

数学学院高等数学教研室老师

简介:

       《高等数学》(物理类专业用)教材自1978年问世以来,历经5次修订再版,是数学学院高等数学教研室几代数学人集体智慧的结晶。编写修订团队是一支政治素质过硬、政治立场坚定、能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队伍,有着丰富教学、科研经验和教材编写经验。团队教学成果丰硕,先后获得宝钢教育奖,四川大学姜维平优秀教学奖,四川大学唐立新优秀教学奖,四川大学星火优秀教学奖。团队成员曾主持或主要参与省级以上研究课题,形成了一批高质量教学研究成果,为该教材的编写修订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数理经典 教泽流长
崔逸灵
四秩耕耘终结硕果 百万桃李广布神州
       作为我国高等数学教材的经典之作,《高等数学》(物理类专业用)自1978年问世以来,已累计印刷超过160次,总印数突破150万册,被全国数十所高校采用,被列入“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国家级规划教材重点项目。这套教材之所以能经久不衰,是因为其概念精准、论述晓畅、兼具学术深度与教学实用性的鲜明特色。编写团队在最新版教材保留这些特色的同时,根据新的教学规范对数学符号和名词术语进行了系统修订,确保了教材的与时俱进。
结构体系严谨全面 教学内容循序渐进
       教材内容涵盖微积分、线性代数、概率论、复变函数论、数学物理方程等课程的教学大纲要求,知识框架全面合理。编写团队遵循辩证唯物论,使重要数学概念、理论、方法的引入符合认识规律和教学规律。教材特别注重保持中学与大学数学教学的连贯性,补充了初等数学与高等数学的衔接内容,帮助学生顺利过渡。同时,为满足物理类、电子类、计算机类等专业的更高需求,教材还提供了拓展性的概念、定理和例题,并用星号加以区分,为差异化教学提供系统化支持。
经典例题与时俱进 实践应用推陈出新
       教材始终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在新版教材中,编写团队对原有的物理类、电子类应用实例进行了现代化修订,并引入更多的应用例题,着力提升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习题设计方面,新版教材在保留原有特色的基础上,提供了更多题型和训练内容,适当增加了部分习题的难度,强化了对基础理论的训练。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教材还配套开发了数字化的习题精讲资源,为师生提供了更加丰富的学习支持。
       四十余载耕耘不辍,守正创新再谱新篇。《高等数学》(物理类专业用)教材是四川大学数学学院高等数学教研室长期教学实践与改革探索的智慧结晶,展现了川大数学人精益求精的治学态度和立德树人的教育情怀。这部教材编写的成功实践,不仅为全国高校的数学教学提供了优质资源,更为新时代教材建设树立了标杆。未来,编写团队将继续秉承“传承经典、守正创新”的理念,为推动我国高等数学教育事业的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版权所有 2015 四川大学教务处 咨询电话:85467708 咨询微信:scujwc
总浏览量 1806273人 参与人数 9081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