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大学第十二届“卓越教学奖”、第十一届“姜维平优秀教学奖”和2025年“好未来青年教师优秀教学奖”网络投票
个人简介
  • 姓名:张卫华
    单位:计算机学院
    票数:223

张卫华老师

简介:

       《开源硬件助力的创新实践》是一门开设给开源技术爱好者进行工程实践的本科生课程。课程负责人张卫华参加及主持过多项航空、核电等大型工业项目研制,将工程经验用于教学,形成独特的“双创”教学指导方法,在担任我校开源硬件社团指导老师期间,累计带领学生参加双创项目及各类学科竞赛上百项。课程组成员严斌宇副教授在本课程教学中,结合领域知识,引入行业头部企业进课堂,为学生们提供,如“一生一芯”计划等的大量工程实践案例。
在代码与焊点间熔铸创新基因
杨国杰
       初见张卫华老师时,他正于焊台旁操作,电弧划过处溅起细碎星火,恰似代码与硬件碰撞的创新微光。这位深耕开源硬件的教育者,以“开源精神+工程思维”为桨,在双创教育中划出独特航迹。
跨界融合,智创工坊
       走进《开源硬件助力的创新实践》课堂,实验室里3D打印机的嗡鸣和小组讨论的热烈声浪构成了最鲜活的教学场景。课程打破传统理论讲授的桎梏,以“创客工坊+项目孵化”为载体,将MITFabLab的微观装配理念融入教学——学生既能在工坊中操作激光雕刻机、嵌入式开发板,也能通过华为MindSpore平台开展各种算法实验。
创意孵化,全链育人
       课程以“问题驱动”为核心,引导学生从校园生活中挖掘需求。在课程团队的教师带领下,学生组队完成从方案设计、软硬件开发到实际落地的全流程。开源硬件协会的高年级学生担任“创客导师”,带领新手团队攻克技术难关,形成“老带新、跨专业”的协作生态。
思政铸魂,技术破壁
       “讲技术更要讲国家战略。”课程团队将思政教育融入教学,教师团队借自身参与的国家重点项目经历诠释科技担当。在课程的启发下,有学生在MindSpore社区贡献代码获得“MindSpore社区优秀开发者”荣誉,也有学生于全球开源无人机项目中位列贡献榜单前百。课程获评川大课程思政榜样课程,让技术学习兼具家国底色。
竞赛赋能,创业燎原
       课程运行至今孵化出百余项学生项目,曾斩获“互联网+”国赛银奖以及近百项各级别的学科竞赛奖项。《基于RFID技术的无人超市》团队在四川大学江安校区落地全校首个由学生自主经营的无人超市;《全开源低代码物联网开发试验箱》项目落地为实际产品在各种教学场景中应用。这种“课程-社团-产业”的贯通模式,让开源硬件不仅成为了教学工具,更成为了点燃创业梦想的火种。正如学生所言:“在这里,我们亲手把代码变成了改变生活的产品。”
       从工坊焊接的火星到实践落地,课程以开源为钥,培育出兼具技术能力与家国情怀的“科创创客”,在开源硬件的沃土中“生长”出属于中国高校的育人新范式。
版权所有 2015 四川大学教务处 咨询电话:85467708 咨询微信:scujwc
总浏览量 1806493人 参与人数 9104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