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简介
-
姓名:刘天琪 单位:电气工程学院 票数:266
刘天琪老师
简介:
国家级规划教材,廿年四版淬炼,覆盖全国百余高校,发行8万余册。教材编写首创“理论-虚拟仿真-工程案例”三维体系:深度融合新型电力系统前沿,配套原创虚拟仿真实验,融入三机九节点等实战模块,突破复杂工程问题教学瓶颈。该教材也因此被誉“理论深度与实践前瞻性标杆”。 主编刘天琪教授系四川大学二级教授,CSEE及IEEE Senior Member,四川省教学名师,宝钢优秀教师奖、四川大学“卓越教学奖”获得者,电气工程学院电力系统稳定与高压直流输电团队负责人,始终坚守在教育教学一线,潜心育人30余年。编写团队教师始终坚守教育教学一线,主持多项省部级、校级教学改革课题并多次获省、校级教学成果奖。国家级规划教材的工程教育革新
解蒙蒙
廿年磨一剑,国家级规划教材的工程教育革新之路
《电力系统分析理论》教材自20世纪90年代起步编写,历经四版淬炼(2005-2024年),在2014年被纳入“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国家级规划教材。2023年再版的第四版深度升级数字资源,以虚拟仿真实验、三机九节点等实战模块,重塑电力系统教学新范式,赋能新工科人才工程思维锻造。《电力系统分析理论》教材自2005年首版问世以来,累计发行8万余册,被全国百余所高校(覆盖南京理工大学、西南石油大学等高等院校)持续选用为核心课程教学用书,得到全国众多高校一线教师、学生以及同行专家的充分肯定。
“实战”演练,强化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素养
《电力系统分析理论》教材始终秉持“科学系统、优质高效”原则,构建了强弱电融合的宽口径知识体系。在形态创新上,教材嵌入二维码数字资源,实现立体化数字生态构建:每章嵌入微课视频、例题精讲及工程研讨、演练模块,配套何川老师负责开发的原创省级虚拟仿真实验,形成“理论探究-实践验证”闭环学习体系。编写组尤为注重工程能力培养创新,通过独创电网规划课程设计、真实系统调节案例及产教协同资源,打通学术与产业应用壁垒,强化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综合素养,为电气工程人才培养提供兼具理论深度和实践前瞻性的核心教学载体。
融合科技前沿,同步行业发展
主编刘天琪教授执教三十余载,将前沿科研成果熔铸于《电力系统分析理论》教材编撰,注重前沿科技成果深度融入教学,有效保障课程教学内容与行业发展同步。全书由教学名师刘天琪教授领衔策划,邱晓燕、何川、黄媛、江琴老中青教师协同编撰。近10年,编写组成员承担国家、省部级前沿科技项目50余项,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百余篇。编写组通过精品课程建设、高水平教材编撰、科技攻关,将前沿科技探索与人才培养紧密结合,形成了以国家级规划教材为基石、科技前沿为引领、行业需求为导向的特色化人才培养模式,教材受益8万余人,为电力系统领域输送了大批高层次专业人才,贡献卓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