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简介
-
姓名:曹益平 单位:电子信息学院 票数:242
曹益平老师
简介:
《信息光学》(第三版)的编写团队由曹益平、苏显渝担任主编,张启灿、陈文静、刘元坤担任副主编,包括教授4人,副教授1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2人,省学术带头人3人,国家一流课程负责人1人,国家一流专业负责人1人,省课程思政示范课程负责人1人。团队先后荣获省课程思政示范教学团队、宝钢优秀教师奖、校卓越教学奖、校十佳师德教师奖、十佳关爱学生优秀教师奖、唐立新教学名师奖;获省教学成果奖3项、校教学成果奖6项;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教育部自然科学奖一等奖1项。《信息光学》(第三版)的建设之路
雷印杰
《信息光学》自1999年由科学出版社出版发行以来,经过三次系统性修订,目前已印刷23次,累计印数68200册,许多兄弟院校和科研单位将其作为相关专业的指定教材或参考书。《信息光学》(第三版)延续了第一、二版的特色,根据近年信息光学领域的进展,结合长期的教学实践,对全书内容进行了修订和补充,入选了 “十一五”国家规划教材。
教材建设,师德为先
教材编写团队以“新工科”建设为抓手,深化教材、课程和专业综合改革,强化师德师风建设。团队老师先后荣获“宝钢优秀教师奖”、“四川大学卓越教学奖”、“四川大学十佳关爱学生教师奖”、“四川大学唐立新教学名师奖”, “四川大学十佳师德奖”,“四川大学优秀党员”等荣誉。以编写成员为主体的三维传感与机器视觉团队获评四川大学“德沃群芳”育人文化建设标兵团队。
教材建设肩负育人重任
编写团队在教材的编写中强化了“课程思政”意识,在教材基础篇中均增加了“历史引言”,将课程思政元素融入教材;通过回顾相关理论和技术的发展历程提高学生对所学知识重要性的认识,激励学生学好知识,报效祖国。我校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的专业核心课“光信息处理”一直选用该教材,该课程2019年获首批四川省课程思政示范课,教学团队也获评四川省首批课程思政示范教学团队。
教材融入科研成果,与时俱进
编写团队在教材编写中注重融入多年的研究成果和科研经验,结合完整事例突出原理、概念的应用,部分内容具有独创性。该教材参评了首届全国优秀教材,入围了省教育厅初评推荐名单。
教材融入课程教学,教学相长
教材建设是课程建设的基石。《信息光学》教材的建设为“光信息处理”这门“金课”的建设奠定了扎实的基础。该课程自2008年获得校精品课程以来,先后获得省级精品课程、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2020年获首批“国家一流线上课程”。该课程也进行了以知识图谱为基础的AI课程建设。以《信息光学》教材为标准,该课程整合多样资源,将能力目标与AI课程典型案例关联,形成“课程资源支持→知识点学习→典型测量系统方法→能力目标的达成”递进式的培养链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