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大学第十二届“卓越教学奖”、第十一届“姜维平优秀教学奖”和2025年“好未来青年教师优秀教学奖”网络投票
个人简介
  • 姓名:曾锐
    单位:华西临床医学院
    票数:149

曾锐老师

简介:

       华西临床医学院教授,心脏内科党总支书记兼副主任。扎根临床教学14载,兢兢业业,坚持“以学为中心”,广受学生、同行教师肯定。曾获四川省教学成果一等奖、四川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四川大学教学成果特等奖等奖项20余项。负责的《诊断学》《诊断学心电图篇》获国家级一流线下、线上课程。主编、参编国家级规划教材、配套教辅16本,发表教学论文13篇,承担教改项目4项,获教学专利6项,多次在各类教学竞赛中获得优异成绩。
以“学”为中心,启迪智慧
左川
老师喜欢讲,学生喜欢学
       他作为心脏内科专科医师,积极投身《诊断学》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敏锐感知到“心电图”部分教学难度大、学生掌握程度较低。本科学习阶段正是医学生夯实“三基三严”、打好基础的关键阶段。“心电图”教学不仅要让学生学会、学懂,还应教得有趣、密切结合临床实践。在这一背景下,他反复研究、独创“心电图图形顺序解读”读图法,相关专著《心电图图形顺序解读》于2014年由人卫社出版。同年,Springer出版社关注到这一教学方法,于2016年正式出版该书英文版《Graphics-sequenced interpretation of ECG》,助推中国医生的心电图教学方法走向全球。2017年,他作为课程负责人所开设的课程《诊断学——心电图篇》获评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2020年再次获评首批国家级线上一流课程,教学成果辐射全国多所高校数十万名学生。2024年,历经十年沉淀,《心电图图形顺序解读》第二版由人卫社再版发行。
教材数字化,教学信息化
       2016—2025年间,他主编、参编国家级规划教材《诊断学》系列教材、教辅、配套教材16本,于2024年成为国家级规划教材《诊断学》(第10版)数字教材第一主编。在这背后,是十余年来对教育数字化的不断探索和创新。医学教育具有极强的实践性,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仅凭大课讲授,学生难以充分理解临床知识,因此他积极开发课程 APP、模拟教学系统、线上MOOC视频等辅助教学开展。“诊断学电子教学包(症状学 问诊 体格检查)”上线人卫教学助手,他参与研发的“心肺腹体格检查智能模拟系统”以软硬件结合、三维数字可视化和仿生模拟材料结合的形式,深入细致地将体格检查中心、肺、腹这一教学重点、教学难点进行剖析,深入推动了教学资源标准化建设,全国医学院校覆盖率达96%,走在了教育数字化的前列。
坚守教之心,践行育人责
       十四年风雨从未浇灭三尺讲台后的赤子之心,不变得是对教学的热情和对学生的关心。时代在变化,不断更新的教育教学方式在感召着吾辈教师攻坚克难、砥砺前行。他坚信,守好课堂主战场,便是守好育人主阵地。
版权所有 2015 四川大学教务处 咨询电话:85467708 咨询微信:scujwc
总浏览量 1806420人 参与人数 9094人